冬菜,一种半干态非发酵性咸菜。中国名特产之一。有川冬菜、津冬菜、京冬菜。
京冬菜,又称素冬菜,是山东日照著名特产,因曾进京城供皇帝食用故名京冬菜。京冬菜主要原料是大白菜心 ( Brassica rapa pekinensis ),切晒晾干;佐料主要是优质酱油和绍光酒等,适时操作闷制而成。
津冬菜,又名荤冬菜,产于河北省的沧州和天津市一带。它是将大白菜( Brassica rapa pekinensis ) 切成小块,晒至半干,每100公斤加盐12公斤,充分揉搓,入缸压实,撒盖食盐,封缸2~3天,然后将菜取出,每100公斤菜坯再加蒜泥10~20公斤,装缸发醉至第二年春即成。因加有蒜泥,故又称“荤冬菜”。天津冬菜始于清代乾隆年间,发源于河北省沧州市,是中国四大咸菜之一。
川冬菜,主产于四川的南充、资中。其制法是:将芥菜类 ( Brassica juncea ) 的箭杆、青菜的菜苔采回切成数片,晾软。每100公斤干到20公斤,割下嫩尖,每100公斤先用盐11公斤腌。次日起每天揉一次,共揉5~6次,待发油光后,放围屯内,并加香料(花椒, 八角,小茴,橙皮,松香等)翻几次。半月左右装入坛压紧,用老叶和泥土封口,倒置让其曝晒6~7个月或一年,待泥头上润湿了,菜就成熟了。

福州一带,尤其是盛产优质红糟的闽清等县所产的糟菜最为有名,乃闽清三宝之一。
常见菜式有糟菜面等。
榨菜,是一种半干态非发酵性咸菜,以茎用芥菜( Brassica juncea tumida )为原料腌制而成一般都是指叶用芥菜一类,如九头芥、雪里蕻、猪血芥、豆腐皮芥等。榨菜始见于1898年四川涪陵县荔枝乡邱家湾,时称“涪陵榨菜” 。是中国名特产品之一。

常见菜式有榨菜肉骨汤,榨菜炒鸡肉,榨菜焖猪肉等。
酸香味醇、清淡爽口、采用生物抑菌,富含乳酸菌,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,不含有防腐剂和色素。

制法分类二类即一类直接使用蔬菜盐渍后发酵;第二类用蔬菜进行短时间蒸煮,经快速冷却后自然发酵或盐渍发酵;或者二者方法结合。
中国东北和中国北方地区一般专以白菜( Brassica rapa pekinensis )为原料。中国南方酸菜以新鲜叶大梗大的芥菜 ( Brassica juncea crispifolia ) 为原料。
福菜或稱為覆菜,是加鹽醃漬過的酸菜,經由陰乾日曬的加工,在水分尚未完全乾燥時,塞入玻璃瓶,或裝入大型菜甕中。密封後等待酸菜自然發酵,約30天的時間,就可成為客家覆菜。
梅菜,也称为梅干菜或霉干菜,是风干后的福菜。
梅菜是广东惠州的特产,有“中国梅菜之乡”的美誉。惠州市1996年被国务院授予“中国梅菜之乡”;2002年获得原产地保护。
常见菜式有梅菜扣肉等。
常见菜式有菜脯炒蛋等。

莴笋菜心,是由莴笋 ( Lactuca sativa asparagina ) 茎腌制而成。莴笋又称莴苣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